從“中國好聲音”看暖通行業的評選
時間:2012-09-24 11:52:30 來源:博容節能 閱讀數:0次
暖通空調行業的“十大”、“百強”評選近些年來層出不窮,而行業評選方式值得探討,某些組織機構制定的評選方式和規則讓人不知云里霧里...
【暖通空調在線】獨家報道:
《中國好聲音》是浙江衛視耗資8000萬巨資,從《The Voice》(美國之聲)購買版權,由《中國達人秀》原班人馬打造,首播即創下了全國收視排行第二的好成績。在《中國好聲音》舞臺上,由流行和經典樂壇的巨星劉歡、那英、庾澄慶、楊坤坐鎮,四位導師背對歌手,只用耳朵傾聽聲音,只用心品味聲音,使得成與敗與歌手的出身無關,與高矮胖瘦無關,與美丑、年齡無關。
《中國好聲音》的出現,可謂是網絡泛濫的現代社會,靠低俗炒作、病態美來搶奪關注中的一股巨大的正能量,暫且不比風靡一時的“超女”評選,但就對比時下多如牛毛的行業評選,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試舉暖通行業的評選與之對比。
行業的評選規則不完善
《中國好聲音》包含“導師盲選”、“導師抉擇”、“導師對戰”、“年度盛典”四大階段,每個階段都制定了完善的游戲規則,經得起認真的推敲,這點可以網上查詢,本文就不詳細說明。
暖通空調行業的“十大”、“百強”評選近些年來層出不窮,而行業評選方式值得探討,某些組織機構制定的評選方式和規則讓人不知云里霧里,十大品牌企業中只見定了營業額、注冊資金、生產規模等指標外,未見“大”在那里?評選范圍也有待商榷!“空調十大經營人物”只看到了某些候選人物的短短幾行的簡歷,卻不見一年來的具體經營業績、成就。
信息的缺失、評選規則的不完善使得企業的評比和杰出人物評比,不見橫向、縱向的對比,如何分出優劣?先后順序又是如何產生?
行業評選的公平、公正無法保證
《中國好聲音》中四個功成名就的導師不看歌唱者的樣貌,不問出身,背對選手,只聽聲音!純粹的做到了讓聲音決定勝負,相應的把公平、公正的評選做到了極致!
《中國好聲音》中四個功成名就的導師不看歌唱者的樣貌,不問出身,背對選手,只聽聲音!純粹的做到了讓聲音決定勝負,相應的把公平、公正的評選做到了極致!
相應想到了暖通空調行業的評選,鼠標輕輕一點,無需任何理由,甚至不需要注冊即可給任何企業、人物投上一票,給企業到處拉票以可乘之機,企業比拼的不再是真正的實力,而是投入的財力,比拼的是拉票的力度。
由此可見,在這樣的氛圍下,踏踏實實做大做強的企業未必能處于評選的前列!而實力明顯處于下風的企業和人物,只要努力拉拉票、投投錢也未必處于評選的末端!最后的結果是“大”不見“大”在哪里!“強”不知“強”在何處!請問這樣的評選還有什么意義?
暖通空調在線認為,一個好的評選方式應該在規則上做到完善、具體;參與評選的企業、人物應列舉比較詳細的數據便于橫向、縱向的對比;參與評選的評委們應該是專業的、權威的,在完善的游戲規則氛圍內能盡量恪守公平、公正原則的;最重要的一條,評選應該是純粹的,評選的過程應沿著就“大”而言“大”,就“強”而言“強”,剖除“雜音”和外在的因素,讓真正的“聲音”決定一切!一個好的評選游戲規則會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正能量,但愿這樣的評選方式早日呈現!
上一篇:地暖采暖節能技術暖通行業發展趨勢
下一篇:建筑節能的現實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