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地暖,企業需把好產品質量關
時間:2019-04-02 16:08:24 來源:博容節能 閱讀數:0次
“俗話說得好,事不過三。憑什么三番四次,都把錯歸在施工環節上。我手勁大一回有可能,手勁大兩回是我工人笨,硬要說我手勁大三回,回回都跟同一部位的膠圈過不去,那不就是欺負人么!”
一段時間以來,天津某家裝地暖施工企業負責人心里很是委屈。當初被“外形好,耐高溫……”一堆漂亮話繞暈了腦袋,連合格證都來不及瞅就拿了貨。現在倒好,好好一個午夜夢回的時段硬是讓客戶的投訴電話擾了清夢。安裝進客戶家中的塑料地暖分水器又漏水了,這已經是今年第三回了。更令其生氣的是該產品的廣東生產廠家不僅又拋出“施工手勁太大”的“萬金油”借口,連去年就稱“正在辦”的產品合格證,至今也沒讓其瞧個影。
此事件一出,明白人都知道雙方均有責任。撇開家裝企業責任不談,產品供應方“施工手勁太大”這塊萬能擋箭牌著實讓人覺得“韻味十足”。一個正常的工人不排除首次用力過猛的情況。但紕漏一出,一被叮囑,不想丟工作的念頭必然會提醒其在同一環節格外當心。事故連發兩回以后,更是不敢用力碰那元件,但第三回依然在同一元件出現問題。這說明什么?說明這個部位碰不得啊!磕不得、碰不得、捏不得,令人不禁懷疑,這是買了古董瓷器還是名人國畫,這般難伺候。
眾所周知,地暖材料企業生產的產品從被送往施工工地到完成自身價值,其間少不得磕磕碰碰、捏捏擰擰,完全不像陶瓷這般幸運,會得到輕拿輕放的呵護。一個因為“手勁太大”就能導致受損的產品,即使說得再天花亂墜也不會成為老百姓的“心頭寶”。
產品質量一般但會忽悠的東西也有可能“火”。近年來“很火”的所謂碳晶電熱板就證明了忽悠的力量大無窮。“比鋼硬,比鋁輕,導電性能比銅好,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經過一大串溢美之辭裝飾,“碳晶電熱板”瞬時“火”勢燎原,“燒”得某發熱電纜知名企業也忍不住想分一杯羹。但其實驗室數據卻將這種想法扼殺在了搖籃里:碳晶電熱板質量不理想。事實也證明了其檢測數據的可靠性,所謂碳晶電熱板不過是拉扯著胡拼亂湊兩字的剛性電熱膜,根本不存在專利產品一說。
重忽悠不重質量這種本末倒置的商業模式似乎已經成為眾多地暖材料企業推廣行為的常態。一旦業內有什么風頭正盛的新產品,就一窩蜂往上趕。沒有調查研究、創意構思、產品設計,也沒有試制評價、生產技術準備,更沒有小批量生產與反饋。一出研發室就奔赴生產線,還沒合格證就已經安裝進居民家。這樣的產品要不出事故才真是“偉大的奇跡”!
談到質量就不得不提口碑極好的德國產品。“簡單、嚴謹、品質佳……”問及德國產品印象,各類溢美之詞從中國民眾口中脫口而出。如此口碑與信任感從何而來?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主要來源于其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某總經理的經歷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他們曾經要求一家德國企業在短時間內改短鍋爐接頭2厘米~3厘米,在國人看來舉手之勞的事情,德國人卻回復:研發期需要6個月,經費15萬歐元。對產品質量重視之深、把控之嚴溢于言表。
上一篇:地暖探索者對地暖行業的幾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