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地暖分水器在輻射采暖制冷系統中應用
時間:2019-04-01 17:37:05 來源:博容節能 閱讀數:0次
塑料分水器具有耐腐蝕、不結垢、流阻小、性價比高、易清理、使用壽命長、不易丟失等優點,在國內外廣泛用于輻射采暖與制冷系統、地熱資源地面輻射采暖系統、地源熱泵的地埋管系統和并聯冷熱水系統等水流分配系統。經過多年的應用獲得廣泛的好評。塑料地暖分水器與地暖管的連接都屬于塑料材質,熱膨脹系數相近因而連接可靠;因其所有部件都是用模具注塑而成,尺寸穩定性好,所以產品自身質量的長久一致性更可靠。
塑料地暖分水器需要采用符合塑料管道產品的專用料生產,才能保證使用壽命的長久。用各種填充改性方式原料生產的塑料地暖分水器,是不能可靠地保證使用的。塑料地暖分水器要求控制部件使用壽命不低于25年,主體使用壽命不低于50年。塑料地暖分水器在采暖系統中是不適用于超溫又超壓的狀態下運行,也不適用于室外裸露安裝和使用。
塑料地暖分水器輻射采暖制冷系統的應用
在歐洲的輻射采暖制冷系統中,塑料地暖分水器由于比金屬分集水器導熱系數低,在系統制冷時結露少,在系統制熱時散熱也少,并且具有耐腐蝕、性價比高、使用壽命長和不易丟失等優點,所以國內外很多工程都是采用塑料地暖分水器作為水流分配與控制。經過多年的應用反饋,塑料地暖分水器只要是按要求安裝到位,系統的溫度和壓力運行在設計范圍內,還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尤其是在輻射制冷系統中,塑料地暖分水器更具有其獨特的應用優勢。
目前國內外用于采暖與制冷的塑料地暖分水器的原料主要有聚砜(PPSU)、聚苯醚(PPO/PPE)、聚丙烯(PP-R)和尼龍(PA)等品種。
塑料地暖分水器利用地熱資源地板采暖系統的應用
一些具有地熱資源的地區,采用地下熱水作為輻射采暖的熱源,但由于地下儲存的熱水都帶有一定程度的腐蝕性,使用金屬地暖分水器會嚴重縮短產品壽命,所以考慮塑料地暖分水器就是這樣的系統一個優先的選擇。
河北保定地區的一家采用地熱資源作為地面輻射采暖的地暖公司,已經連續幾年都采用塑料地暖分水器,運行效果良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塑料地暖分水器地埋管系統
對于地源熱泵的地埋管系統,目前還沒有發現采用金屬分集水器應用的案例,采用的都是塑料地暖分水器。通過這些年的運行經驗說明,采用塑料地暖分水器的布管方式要比其它的布管方式要優越的多,尤其在大面積地埋管分布的采暖工程中,采用多級地暖分水器控制系統的優勢更為突出。采用塑料地暖分水器排布地埋管,主要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a)便于調節水力平衡;b)便于查找出現安裝時造成滲漏的地埋管;
c)便于排凈地埋管中的空氣;d)便于沖洗地埋管內長期運行的沉淀物等。
地埋管系統塑料地暖分水器的安裝方式一般分為地面下安裝和地面上安裝。不管是采取地面上或地面下的布置方式,都需要注意將分集水器遮蓋防止陽光直射。
分水器上的閥門最好也選擇塑料材質的產品,尤其是安裝在地面下的地暖分水器。目前國內外用于地埋管系統中塑料地暖分水器的原料有聚丙烯(PP-R)和聚乙烯(PE)等品種,產品結構上有模具注塑、管材與管件拼焊兩種形式。
塑料地暖分水器并聯冷熱水系統
在歐美和亞洲的一些國家中,冷熱水管路都是采用的并聯安裝方式,所以系統中必須使用地暖分水器進行各個出水口的分配。采用分水器的材質既有金屬的,也有塑料的,塑料地暖分水器產品的市場份額在逐年加大。
采用并聯冷熱水系統可以方便于對每一個出水口的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小各個出水口之間流量的相互影響;熱水出水口的溫度不受其它出水口開閉的影響;各出水口的管路中間沒有任何接口,安裝費用低;便于各出水口的維修和更換;局部出現故障,不影響其它部位的使用。
國內一些住宅樓宇的入戶自來水的水表也是采用塑料分水器作為各戶控制分配的。
塑料地暖分水器發展前景與存在問題
隨著塑料原料的快速發展,塑料地暖分水器所選用的原料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選用聚砜和聚苯醚之類工程塑料生產的產品,此類產品的綜合性能也越來越高。分水器的連接方式也由等徑連接發展到擴口連接等方式;各分路的控制閥門也由金屬閥門發展到塑料閥門;螺紋連接部分由鑲嵌件的金屬螺紋發展到高強度的塑料螺紋;產品也由塑料與金屬組合發展到全塑料制品等方面。
生產金屬分水器的銅與不銹鋼的原料價格是逐年升高,而工程塑料類的聚砜與聚苯醚的價格卻是逐年下降,這種趨勢為塑料地暖分水器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塑料地暖分水器的安裝既與金屬分水器有相似之處,又有其不同點,所以安裝前要對安裝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才能保證安裝的可靠性,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我們在西北的一個案例就說明了這一點,經過培訓的人員安裝的區域一處也沒有出現滲漏等問題,而不進行專項培訓的安裝公司,事后就有多處滲漏和脫管的現象發生。
相關內容:塑料分水器將成為發展趨勢 地暖分水器分類 地暖分水器工作原理
相關內容:塑料分水器將成為發展趨勢 地暖分水器分類 地暖分水器工作原理
上一篇:地暖系統安裝不可缺的三種管材
下一篇:地暖進農村的困境探討